中国教育在线
中国教育在线
高考大幕明日开启 对“高考宣泄”宜疏不宜堵
2016-06-06 10:24:00
青海日报

  临近高考,刚刚又要抬头的“喊楼风”、“撕书风”却被福建厦门市教育局的一纸公文禁止了。原因是:吼楼、撕书背离了学校育人的宗旨,也排解不了考生的心理压力。(5月29日《海峡导报》)

  十二年寒窗苦读,翻书山过卷海,每名高三学生一路学来,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。在现行的考试模式、教育模式中,对于学生而言,高考依然是最重要的考试,也是竞争最激励的考试,因而,高考备受学生、家长和学校的重视,备受社会关注。如何引导高三考生调整心态、释放压力,以相对轻松的状态参加高考,也就成了一道“教育考题”。

  不知从哪所学校开始,不知从什么时间开始,撕书、吼楼等方式被“发明”出来,成了一种高考前的宣泄减压“妙招”,成了不少学生效仿的时髦,成了高考前的“必修课”。这样的减压方式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争议,有人认为学生的做法不太文明,扰乱校园秩序,也构成浪费,应该规范或喊停;有人则认为,撕几本书、几套练习题、吼一吼,无伤大雅,无可厚非,学校和社会应该正视学生的压力,理解学生的宣泄需求,适度宽容,给学生一定的宣泄空间,不宜上纲上线,过度干预,更不可横加阻拦。

  笔者以为,对于学生的“高考宣泄”,宜疏不宜堵。学校、家长应该对宣泄方式进行了解,并对合理性进行评估。如果不违法,不违背社会公德,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,就应该以默许的方式接受或者给予支持引导,不能过于苛刻,动辄下禁令,进行封堵。高三学生大都具有叛逆心理,老师或家长强制封堵宣泄,往往难以阻止,还很有可能引发师生矛盾或家庭矛盾。2014年,在陕西省长武县一所中学,就有老师因阻止高三学生高考前集体撕书而被学生围殴。这一教训值得铭记。

  教育部门或学校与其被动地下禁令,不如主动出击,多想想办法,找到合理减压的路径。北京市很多中学就在高考前拿出了写励志标语、录祝福视频、列减压菜谱、上音乐鉴赏课、心理减压放松训练课、集体看电影等“招数”给高三学生减压,这些方法更易于学生接受,更合理,更文明,更健康。学生通过这些渠道释放了考前压力,自然就会减少或放弃通过撕书、吼楼等“粗犷”的减压方式。(文/李英锋)

免责声明:

① 凡本站注明“稿件来源:中国教育在线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本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中国教育在线”,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

相关新闻